您的位置:首页 > 家用电器 > 热水器 > 聋人爱心记者孔军强

聋人爱心记者孔军强

luyued 发布于 2011-02-03 01:16   浏览 N 次  

太阳星城爱心之旅记者 宋体金

孔军强,山东《威海晚报》记者,1969年9月9日生于山东文登。小时候,由于注射庆大霉素而导致神经性耳聋。不过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孔军强一直是班里的优秀学生。1988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莱阳农学院,成为我国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位聋人本科生。

1992年毕业后,孔军强任山东省文登市农牧局文书、助理农艺师,文登市葛家镇政府宣传干事、果树站副站长等职。2000年7月,孔军强参加威海日报社的招聘考试,在200多名应试者中脱颖而出,成为18位佼佼者之一,也成为全国首位聋人记者。

孔军强确实有做记者的天赋,从2000年7月开始,他在威海晚报社总编室、记者二部、记者部、新闻专刊担任记者,成为该报社连续从事采访时间最长的记者。从事新闻工作三年来,共发表新闻稿件1269篇,平均每月完成35件,并有多件作品在省市和全国获奖。

孔军强经常用利笔鞭挞丑恶现象,写了很多成功的舆论监督稿件,被同事誉为"孔大侠"。作为聋人记者,孔军强对待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弱势群体更是一副热心肠。他为失学者呼吁,帮助农民讨公道,为民工撑腰。

去年9月,他接到一个热线电话,有个女孩参加高考成绩名列文登第一,威海第三,然而父亲去世,母亲病倒,无法筹集学费读书。第二天一早,他就奔赴这位学生家采访。《手持通知书无钱进校门》的报道发表后,在一天半的时间内就为这名同学筹集了2万多元捐款,解决了大学生活期间所有费用。

孔军强经常不顾个人安危,用笔为受害人讨回公道。一次,有人举报有3名打工妹被锁在厂内,这样的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事件,一般带有流氓团伙性质,但孔军强调查情况后,第二天就发表了《三名打工妹被反锁在厂内》的报道。文章见报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极大地震撼了厂主。有关部门认真处理,厂主不但被迫放人,还主动将拖欠打工妹的工资发还给她们。

作为一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记者,孤女楠楠的命运最近又引起了孔军强的关注,他连续刊发文章为楠楠的学费筹集资金,终于帮楠楠圆了大学梦。孔军强现已被聘为"太阳星城爱心之旅"的特约记者

聋人职业之二: 记者 (职业推荐星级: ★★)

如果你是一位记者,你能相信从事新闻工作2年就获得国家级4个大奖事情发生在一个聋人记者身上吗?2001年,孔军强获得了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举办的"创尔特"杯全国要闻大赛一等奖。2002年孔军强又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举办的"创尔特"杯全国要闻大赛一等奖,并同时获得了一个二等奖。

至今,他工作的报社许多人还不知道他是一位聋人。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他一直以辉煌的成绩向人们展示,他是优秀的。孔军强,这位从农业科技专家走出来的记者,1969年9月9日生于山东文登。1992年毕业于山东莱阳农学院园艺系之后,曾任山东省文登市农牧局文书、助理农艺师,山东省文登市葛家镇党委政府工业助理、通讯报道办公室主任、宣传干事、果树站副站长。孔军强在三年的记者生活中连续二年在全国晚报要闻大赛获得了四个奖项。基于这一成果,他在2002年由助理农艺师职称直接改系列晋升为记者。

童年,一个指头给他带来了一生的遗憾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就开始感觉自己的听力开始下降。为此,家里四处求医,走遍了周围的医院,但是每家医院都找不出病因,后来他才知道,病因是由于注射庆大霉素导致的神经性耳聋。

那是在他8岁,面粉厂进了一台新机器。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一会摆动皮带,一会又去搬动齿轮,想搞清楚机器的构造和运转方式。没想到,就在他搬动齿轮的时候,右手的食指被机器挤住了,拿出来后,已经血肉模糊。父亲急忙送他去医院包扎,为了防止感染,医生又给他注射了庆大霉素。没想到,手指好了,听力却受到了伤害。父母常常为此自责,因为他将一辈子因为听力而失去许多欢乐。他也常想:当时宁愿失去一个手指,也不愿听力受到伤害。但是,孔军强最终能面对现实,他把听力残疾当成磨练自己意志的砥石,他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战胜了一个个挫折,走上了人生的阳光大道。

在大学,他是高材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他一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1988年的高考,与现在有所不同,那真是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1988年9月,孔军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莱阳农学院,成为我国历史上真正的一一个聋人本科生。虽然五十多人的班级才能考上四五名本科生,但是孔军强成功了,即使当时他隐瞒了听力的残疾,而且不得不报考了一所普通的高校,但是他毕竟代表着聋人第一次迈进了正规本科学府。

在四年的大学本科生活里,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一个充满挑战的环境里获得成功。当他1988年来到大学的时候,他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面对无数精英人物,他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助。因为他如何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获得成功呢?一切只能靠他自己。他想他不能失败。

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在1989年他得到了大学奖学金,同时得到了大学1988年度"三好学生"称号。在学习的提高的同时他也加强了自身实力的锻炼,他在组织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1989年暑假,他组织了"革命老区考察"的社会调研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

他以事实证明,自己并不比健全人差,而且要比健全人更出色。1989年学校新的学生会产生时,他以优异的成绩与突出的能力被选为学生会的社团部部长。在他担任社团部部长的三年里,他组织过大型文艺演出、诗歌朗诵会、书画展览、足球赛等上百次活动,最为令他感到自豪的是:在他的努力下,创建了莱阳农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个规模庞大的社团队伍,拥有23个社团,2000多名社员。社团的创建过程中,由于学生干部少,逢事他必躬身自己动手,他不仅学到了各种社团的组织特点,而且诗书棋画等都有了很大进步。

1990年暑假,大学团委让他组织一个《梨花》和《小荷》学生刊物的创刊编辑工作。在他的精密策划下与组织下,他带领三位社团部的成员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在1991年初出版了这两本精美的学生刊物。

学有所成当报国 落叶归根为人民

作为农民子弟,孔军强非常渴望农民能够早日富裕起来。1988年7月参加高考,当时是班级尖子的他硬是第一志愿报考了莱阳农学院,高考成绩高出分数线20多分。

在学校里,同学们很少见他游玩的身影。一次班级组织去青岛,招遍了学校也找不到他的影子。原来,他去了实验站做果树物候试验去了。从上大学他就开始为农民致富想办法,每年暑假寒假他都从学校里借出几盘录像带,然后从亲戚家借来录像机和彩电,把村里果农们召集起来边看录像便给他们讲课。村里果农们学会了果树高接换头,将原来的小国光换成了红富士,当年就结了果,第二年就开始丰产,每年收入超万元。附近的几个村听说后,村书记专门雇车来接他去讲课。大学四年,他走遍了周围的村庄,家乡的果园都换上了红富士、津轻、嘎啦、乔纳金等新品种,他还从学校里引进了世界一、美国油桃、布朗李等水果新品种,改良了家乡的玉米、小麦等作物品种,使家乡的农民第一批过上小康生活,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虽然他是1988年那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考上大学的,但他在踏入社会后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前面的路或许更坎坷,或许更辉煌,他要走下去。毕业时,原本被推荐去省农业厅工作的他在报到前被告知:因为听力的原因,省里取消了这个名额。最后,他被分配到家乡农牧局。为了让他有个好的工作环境,家里托亲告友联系了威海市一个机关单位。但是,酷爱农民的孔军强放弃了改派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到农业优质产品开发服务中心担任了一名技术人员。

在毕业志愿登记表中,孔军强曾写到:学有所成当报国,落叶归根为人民。到了工作岗位,孔军强使农民从无病毒果树苗木、苹果套袋和工艺苹果技术中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果农的经济效益提高了30%-70%。九十年代初,孔军强发表了关于果树矮化栽培不适合胶东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果树栽培流行的禁区。

一不留神当了记者,他又创造了聋人的奇迹

2000年7月,孔军强参加威海日报社的招聘考试,在200多名应试中脱颖而出,成为18位佼佼者之一,也成为全国首位聋人记者。

孔军强确实有做记者的天赋,这可以从他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看出。到报社短短的三年,他获省级以上奖励共达7件,地市级8件,年均5件,其中获得2001年中国晚报"创尔特杯"热点新闻大赛一等奖1件、2001年全国晚报新闻奖二等奖1件、2002年中国晚报"创尔特杯"要闻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件。山东省晚报好新闻奖二、三等奖2件,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新闻论文评选二等奖1件。

从2000年7月开始,他在威海晚报社总编室、记者二部、记者部、新闻专刊担任记者,成为该报社连续从事采访时间最长的记者。从事新闻工作三年来,共发表新闻稿间1269篇,平均每月完成35件。其中到报社工作两年时间就见报头版369篇,头版头题168篇。

丰硕的成果展现了孔军强优秀的记者素质。他父亲是烟台日报的老通讯员,从出生开始就受到父亲的熏陶。在小学,他办黑板报;在中学,他办墙报;在大学,他办校报;毕业后,开始做文书,到了乡镇又被借调搞宣传工作,刚去一个月稿子就上了人民日报,打破了小镇的纪录。

从通讯员、宣传干事到记者,他以八年的新闻从业经验,谱写着这个神圣的职业。一年365天沐风浴雨、顶风冒雪奔波在采访一线。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恪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工作中坚持弘扬主旋律的政治原则、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严谨务实的新闻思想、灵活敏锐的新闻意识、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去年一天,为了赶到乳山采访山东省农业厅果茶站站长孔庆信,他早晨去车站途中出了车祸,但是简单包扎后他依然坐车到乳山完成了采访,回来时鲜血湿透了衬衣,如期交上了稿件。他的敬业精神受到了国内农业专家教授称赞。

锐利的新闻眼打造重磅新闻

独特的思维打造了他新闻奇蕾。获得第一届"创尔特"杯大赛一等奖的《花鲈鱼苗岌岌可危》就能体现他在新闻敏感的独特魅力。在最佳时机抓住了热点新闻。他冒着危险实地采访,同鱼苗贩子打交道,向专家教授请教,深入企业调查,依据新《渔业法》,以翔实的素材报道了这一问题,引起强烈反响,滥捕滥捞的现象得到了迅速制止,使野生花鲈鱼苗资源得到了实质性的保护。

去年,他得到空军某部一架歼击机迫降成功的消息后,敏锐的新闻敏感让他牢牢抓住了这个重大题材。他的报道《无腿战鹰安全着陆》以生动的现场语言,表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壮举。去年全球接二连三的空难让人们对飞机产生了恐惧,在这种大环境中,"无腿"战鹰安全着陆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而且飞行员突破飞行教材中理论的禁区,成功地创造了小仰角迫降成功的奇迹,同时创造了同类型号歼击机中三个起落架同时放不下成功迫降的先例。这篇报道被第二届全国晚报"创尔特"杯要闻大赛评为一等奖。

孔军强非常关注生态和资源保护,他发现威海没有河沙,海沙在建筑上应用的技术突破后,暴利的驱使让不法分子瞄上了美丽的沙滩。全国第一个"环保模范城"-威海的海岸线是全国的十五分之一,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漫长的海岸线有无数细腻的沙滩。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春暖花开,建筑市场进入旺季,一些不法分子将罪恶的双手伸向天赐予他们的海沙,致使海水倒灌,破坏了生态环境。他得知有人盗挖海沙的信息后,立即出击,冒着危险深入现场,巧妙避开黑势力的监视采访知情者,然后对海沙黑市进行暗访,取得了非常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此报道,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密切关注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后组织大规模的整顿行动,重点对建筑工地进行拉网式监控,有力地保护了环保模范城的生态环境。孔军强历时一个多月采访写的《疯狂盗挖海沙令人担忧》系列报道选题重大,高瞻远瞩,意义深远。报道行文生动、主题鲜明,时效性强,语言精练,内涵较为丰富,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时效性,新闻干预性很强,是一篇比较成功的舆论监督报道。这篇报道被全国晚报"创尔特"杯要闻大赛评为二等奖。

别人做记者,依靠拉赞助,拥有了汽车和舒适的生活,然而孔军强他一心扑进了新闻事业上,所以有位记者朋友说:"别人都在挣钱,只有孔军强真正地在做新闻。"

他用利笔鞭挞丑恶现象

孔军强在工作中牢记记者的使命,经常用利笔鞭挞丑恶现象,写了很多成功的舆论监督稿件,被同事誉为"孔大侠"。

孔大侠看不惯不道德行为。全国"鲁班奖"工程-威海公园刚开放雕塑就被破坏,这一事件震惊了全市。孔军强在事件发生前,一直敏感地关注是否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因此,雕塑头天夜里被损毁,次日他就发出了《威海公园一雕塑遭破坏》的独家报道。《威海公园一雕塑遭破坏》系列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反响。威海广播电台专门就此制作了一个专题,并采访了他。许多市民都知道这个铜塑的小男孩丢失鞭子的事,"他"成了家喻户晓的小"明星"。由于报道影响面很大,不仅杜绝了破坏雕塑事件的再次发生,公园的管理人员也加强了管理。环翠水上边防派出所还专门派出10名业务素质较高的武警,成立了威海公园警务区,并设立了举报电话。

孔大侠敢与行规旧习叫板。木材销售欺诈行为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去年刚过3·15,春季装修旺季令木材销售量大增,而消费者投诉也急剧上升。在加WTO后,木材销售计量是按照"老黄历",还是同国际惯例接轨?他得知消费者投诉购买木材被宰的信息后,立即出击,佯装采购木材深入现场,对木材市场进行了暗访,巧妙伪装取得了木材老板的信任,写出了《木材老板自曝"宰人"黑幕》、《木材销售到底该怎样计价?》连续报道,揭露了他们坑害消费者的黑幕。此报道,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密切关注和市工商部门的高度重视,工商部门组织了木材老板同记者讨论会议,探讨了木材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并及时开展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教育活动,倡导抛开入流意识,强化入世意识,必须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和诚信制度的建立,严格按照国际法则办事。

孔军强特别注意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春节前,他在城郊结合部位发现了大量饲养的"泔水猪"开始出栏上市。他发现泔水养猪一方面严重污染环境,一方面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威海作为第一个国家级卫生模范城市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范例城市之一,不能让"泔水猪"的存在影响国家级卫生城市的美好形象。食品安全一直是工商部门今年春节的市场检查重点,春节期间,肉食品消费消费量剧增,"泔水猪"节日期间纷纷流入市场,会使大量的不安全肉食品流入市场,严重地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由于"泔水猪"不能同国家明令禁止饲养的"垃圾猪"混同,而且威海没有相关法律禁止,使执法部门难以开展工作。他采写了《泔水养猪肥了谁?》发表后,马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关部门开始整顿并加强了检疫,维护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了消费者。

侠胸义胆,他为弱者鼓与呼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做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处处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办实事。对待弱者,他总是一副热心肠。他为失学者呼吁,帮助农民讨公道,为民工撑腰。

去年 9月12日,他接到一个热线线索,文登市有个叫孙媛媛的学生参加高考成绩名列文登第一,威海第三,然而父亲去世,母亲病倒,无法筹集学费读书。提供热线的黄先生把一线希望寄托在晚报。

13日一大早,他就奔赴文登营镇于冼庄孙媛媛家采访。为了解孙媛媛的人品和在校表现,他又采访了她的母校校长。当天校长决定学校拿出1000元钱捐助孙媛媛,又并在当天下午开会发动教师捐款1310元。 他临走时,他鼓励孙媛媛抓住人生机遇,要一定读完大学。

他采写的《手持通知书 无钱进校门 》发在晚报 9月16日的倒头题,深层展示了特困生孙媛媛开学临近,学费无着的困境和企盼大学梦圆的心情。并呼吁好心人能够伸出温暖之爱的双手,帮助这位优秀的学生步入大学的校门。

文章见报后,一天内就解决了学杂费,一天半就解决了大学生活期间所有费用。他当天连续接到了60多位个个热心读者打来的传呼,令他应接不暇,共筹集了2万余元的捐款。孔军强又联系了车辆,亲自送特困生孙媛媛到青岛报到。安顿好孙媛媛,直到晚上11时57分才返回了威海。前前后后,为孙媛媛奔走的几天里,他瘦了好几斤,手机费打车费就好几百元。

去年春天,一名打工妹打来电话,举报有三名打工妹被锁在厂内,对于这样的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事件,一般带有流氓团伙性质。但是孔军强本着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准方向,坚持原则,下定决心把舆论监督工作进行下去。在现场经过观察,确认是厂主的违法事实后,他拨打派出所电话,警察介入后,将三名打工妹解救出来。《三名打工妹被反锁在厂内》见报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极大地震撼了厂主。市劳动局、高技区劳动监察处的领导亲自赶到报社调查处理。他乘胜追击,决心搞个水落石出,厂主被迫主动将欠打工妹的工资发还给她们。《打工妹的工资拿到了》成了这篇舆论监

督稿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出身于农民,从农业院校毕业,让孔军强深深热爱着农民。他多次为农民、为农业鼓与呼。《24瓶假农药毁掉果树32亩》就是一例。

2001年3月14日,春季生产在即,农民又开始采购农资。孔军强了解到当地农民2000年因假农药造成32亩果园无收,一直不到不到赔偿的事件后,决定为农民讨个公道。他为此采写了"3·15特别报道" 《24瓶假农药毁掉果树32亩》,发表后马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厂家经过市工商部门协调教育,表示愿意赔偿,经过双方协商,最后赔偿了两万元。

大学毕业11年、34岁的孔军强仍然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去年,他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由于工作繁忙,他无法请假考研,但是仍然考出了专业课100分、95分的好成绩,虽然由于英语成绩达不到分数线而未能如愿,但是他仍然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准备下一年的研究生考试。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