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用电器 > 热水器 > 【连府博客】《中华连姓》杂志主编:连旭升一系出连山氏 望著上党郡

【连府博客】《中华连姓》杂志主编:连旭升一系出连山氏 望著上党郡

luyued 发布于 2011-02-01 10:43   浏览 N 次  
连旭升

系出连山氏 望著上党郡

——中华连氏渊源考略

李 吉 (山西)

中华连氏是一个姓源古老、历史悠久的常见姓氏。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连氏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0.043%,达54万人左右,排名第190位。以福建、广东、山西、四川、河南等省较为集中。在台湾当局公布的连氏人口达2.83万,占台湾人口总数的8.2%,位列第74位,是入台较早的大姓之一。

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姓氏博考》等姓氏书所载,中华连氏的姓源主要有四:

1、出自姜姓,为炎帝连山氏后裔,是姓源最古老的姓氏,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宝裔,鲁元子之胤绪”,以齐大夫连称为开派之祖,是中华连氏的主流支派。

3、出自芈姓,为陆终第六子季连(一说第三子惠连)之后,以楚国连尹、连敖为得姓受氏之祖。

4、由鲜卑族“是连氏”、“大连氏”,高车族“赫连氏”等少数民族“胡姓汉化”而来,融入汉族连氏。

一、系出连山溯源远 植根上党世泽长

“系出连山氏,望出上党”是近代台湾爱国史学大师连雅堂先生(连战祖父)所撰的《台南连氏家乘》的开篇首句,也是姓氏谱牒学著述中表述家世渊源最常用的标准格式。

“系出连山氏”,说的是连氏的姓源所出;“望出上党”,是讲连氏的郡望所在。

对“系出连山氏”一语,有的学者认为,“连山氏即连南夫”,为台湾龙溪连氏始祖。连南夫为宋代爱国大臣,晚年隐居龙溪秀山,死后追赠兵部尚书,后人因称此山为“尚书峰”,连南夫葬于尚书峰旁之龟山,后人称此山为“连山”,“连山氏”由此而来,台湾连雅堂家族出自龙溪马崎,因而推论雅堂先生所说“系出连山氏”,即指连南夫。

笔者认为,“系出连山氏”,是指连氏姓源所出,当在先秦时期,而非是指宋代龙溪开派之祖连南夫。因为早在先秦时期就见之于经传史籍,“连山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别称。连氏早已产生,连南夫不是连氏的姓源所出。

福建各地之所以有连山、连江、连江县、连坂村等地名,是因为连氏族人于唐末、五代入闽定居后,以族名地、以族名江、以族名山而来。这些地名不是连氏的姓源,而是连族定居的产物。

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就指出:“案《世谱》等群书,神农一曰连山氏,亦曰列山氏。”

《史记·五帝本纪》的“正义”中,引晋人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又曰连山氏。”

宋代罗泌《路史·后纪三·炎帝》中说:“炎帝神农氏……肇迹列山,故又以列山、厉山为氏……八八成卦……所谓‘连山易’,故亦曰连山氏。”并注释说:“列山者,亦连山之音转也。”

宋代郑樵《通志·三皇记》亦说:“炎帝神农氏起于烈山,亦曰烈山氏,亦曰连山氏。”《中国古今名人大辞典》、《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中,亦都有神农炎帝亦曰列山氏、连山氏的解释。

对连山氏的表述最为系统的当属现代学者王献唐和何光岳两位先生。王献唐先生在其《炎黄氏族文化考·列山考》(齐鲁书社1985年7月第一版)中说:“炎帝神农起于厉山者,久有此说”,“周、汉而下,相率沿称。列、烈、厉同隶‘祭部(指声韵)’,古本同音通用,厉字又作丽、作赖。赖与厉……烈古音亦通……其作连山者,连与列、厉皆一声之转,连山亦犹列山、厉山。《世纪》谓八卦,夏人因炎帝曰‘连山’。《礼》言,夏谓之‘连山’,夏人用之也。神农卦卜之术,本无专名,后人以其出于列山氏,因呼为‘列山’,又转为‘连山’”。何光岳先生在其《炎黄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一书中,在引证和赞同王献唐先生的上述观点时,又进一步阐述说:“所谓‘连山’,实即轮番进行刀耕火种,‘连山’而言,故名。解放初期,松番、茂汶一带还有刀耕火种的习俗,这便是烈山(连山)氏的遗风。”笔者根据云南山地少数民族刀耕火种时,砍林木烧山后火种,俗称“炼山”,“连山”即为“炼山”之转音,因而十分赞同何先生之说。

这样,就把炎帝神农氏,亦称“连山氏”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音韵转换等诸方面的原由作出全面系统的诠释,充分肯定了炎帝神农氏即“连山氏”这一称谓。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连山氏”这一古老的姓氏,遵循着“由繁化简,复姓改单姓”这一姓氏发展的规律,演变为单姓连氏、山氏、列氏,成为连氏最古老的姓源之一。由于炎帝姓姜,故这支连氏被称为姜姓连氏。

据何光岳先生的《炎黄源流史》和众多古籍记载,炎帝部族原先生活于陕、甘高原姜水河畔,以游牧为主,以羊为部族图腾,“姜”字即是女子跪着挤羊奶的象形文字。后来,炎帝部族沿渭水东下,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建立伊、耆两个邦国,故炎帝亦名伊耆氏。伊国在今河南伊、洛河流域;耆国,亦名“饥国”、“黎国”,在今山西省长治、晋城一带,亦即古上党之地。

炎帝连山氏及其后裔,从建国伊、耆,受封黎、潞,直到春秋时期,千余年来,一直以上党地区为其繁衍生息的中心区域,因而有关炎帝连山氏(即神农氏)的古迹遗存、传闻史迹及纪念性场所,几乎遍及上党各地,如晋城高平市的羊头山,相传即是炎帝神农氏的活动中心,因其山形似羊头,而羊为炎帝部族图腾,故称羊头山。是炎帝“教民稼穑,种五谷、尝百草”的地方,有神农城、神农祠、神农井和五谷畦等多处遗迹,有炎帝上庙、中庙、下庙三大神祠,至今有炎帝陵古冢,炎帝陵庙,在周边的赤祥村、徘徊村、三甲村等十余个村庄,几乎村村都有炎帝祠庙,相关的石刻碑碣也屡有发现。长治市东北的百谷山(老顶山),相传也是神农尝百草、种五谷之地,有百草堂、炎帝庙等古迹遗存。长治城北二里多的黎岭村,相传即炎帝后裔初建黎国建都之所。

凡此种种,都说明炎帝连山氏之根深植于上党地区,上党就是中华连氏发祥最早、名声最著的祖庭圣地。

由于先秦时期炎帝连山氏中最著名的历史人物是齐太公姜尚,故而被推为姜姓连氏开派之祖。在存世的一些族谱家乘中,也有连氏出自姜姓——炎帝连山氏的记述。如,四川省金堂县青白江连房村连氏族谱称:“吾祖始自姜姓。太公辅周而有天下,立功盖世,郡(国)封于齐。吾祖齐公之族也……因岁荒连年,赈济于民,故得(周庄王)赐姓以连也。”广东龙门县龙江镇咀八旗村族谱亦称:“溯念吾祖,实传姜姓,周朝姬庄王元年丙辰岁(前696)赐称连公,于齐国山西上党郡潞安府潞城为食邑。”

虽然我们目前无法确知炎帝连山氏后裔中谁是上党连氏的开宗立派之祖,也难以理清炎帝连山氏在上党的传承世系,但上党作为连山氏活动、建国的中心区域,却是不争的事实,炎帝连山氏在上党地区留有连氏后裔也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据1990年山西省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山西共有连氏3万余口,而上党地区占1.5万多人。其中有一部分据族谱所载是属于“周文王之宝裔,鲁元子之胤绪”,出自姬姓连氏(如长治襄垣等地连氏),也有一部分渊源不明,当属于姜姓连氏后裔。我们暂统称之为上党连氏。但无论如何,炎帝连山氏植根于上党,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二、“通三命氏”得姓氏 “连休荐祉”受封邑

中华连氏的第二个姓源,出自姬姓,为鲁周公姬旦之后,是当今中华连氏的主流支派。因见之于史书的连氏第一位名人齐国大夫连称,故连称被奉为连氏始祖。

连称其人、其事,在《春秋左传》、《国语·晋语》、《史记·齐世家》等史书中均有记载。所谓“连称戍守葵邱,连氏著迹春秋”的历史典故,即指其事。

福建惠安等地的族谱中亦说:“凡连姓均为齐大夫连称之后,赐姓于鲁庄公年间。”经查,鲁庄公在位期间为公元前693年至公元前662年,恰好是齐襄公五年至齐桓公二十四年,连称戍守葵邱,发动兵变也在这一段时间,时间上较为吻合。从春秋时期姓氏制度和婚姻习俗来看,“同姓不婚”是一条十分严格的宗法规则,连称堂妹既是齐襄公嫔妃,连氏不会是与齐襄公同姓的姜姓族人。

由于历史文献的阙失和传承世系的“断链”,以及连氏姓源的“多元”,使我们很难排出一个明晰、系统的中华连氏发展脉络。即使像史有明载的“齐大夫连称”,其上下传承的渊源世系至今也无法理清。

幸运的是,近年从事连氏文化研究的连氏族人和专家学者,先后在上党连氏的发祥祖地——上党襄垣县发现了几块出土的连氏碑碣和一部《连族谱牒》,使我们对姬姓连氏的得姓原委及传承有了大体眉目。

其一是嵌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创建的襄垣县南峰沟村“上党连祠”西壁的石碑题记,称:“连族乃知,氏源周鲁,系出伯禽矣。”

其二是2005年在襄垣县城西桃树塔出土的、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篆刻的《大唐故处士连君墓志铭并序》碑,上载:“君讳哲,上党襄垣县人也……自周公之后,苗裔遂分,鲁宣余宗,其居食邑,则源派流长,根深叶厚。”

其三是清嘉庆年间出土于襄垣县西十五里桃林山的《大周故飞骑尉连府君墓志铭并序》。追溯上党连氏之源称:“原夫后稷,发于台原,鲁郡开于连族,周文王之宝裔,鲁元子胤绪,详诸史册,可略而言矣。”

其中后稷,即黄帝后裔,姬姓周王室先祖,“台原”即“邰原”,在今陕西武功县一带,是后稷之母有邰氏姜嫄部族生活的地方。鲁郡,当指鲁国,是周公旦之长子伯禽封国。鲁元子即是伯禽。连氏,就是姬姓周王室的宗支衍派,鲁周公的后裔。从而证明了上党连氏出自姬姓鲁周公的历史渊源。

由于《大周故飞骑尉连府君墓志铭并序》,是国内迄今发现最早的有关连氏的墓志碑铭,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故笔者曾对此作过反复的研读,发现该墓志铭后所附的五首铭辞中,还蕴藏有一些珍贵的史料信息,需进一步求证、考释。如其中的第一首铭辞在追溯上党连氏的渊源时曰:“后稷之苗,文王帝子,德一隆基,通三命氏,鲁郡浮祯,连休荐祉,冠冕相望,簪裾曳履”。

辞文中的“后稷之苗,文王帝子”,文意明显,乃是说连氏为姬姓周王室后裔;“德一隆基,通三命氏”则较为费解。笔者认为“德一”即“至德”之意,是说周公旦为“至德圣人”,奠定了鲁国基石;“通三命氏”,是说周公旦演绎、修订“三易”的典故。是周公旦将其父周文王所创《周易》,进一步演绎、发挥,“取易之三百八十四爻,各系以辞”,即《周易》爻辞,连同炎帝所创《连山》、黄帝所创《归藏》合称“三易”,故曰“通三”,并以“连山”之名赐姓于后裔别子。这支精通“连山卦”的后裔子孙,遂以“连山”为氏,称“连山氏”,后简化为连氏。在今襄垣县南峰沟一带的凉楼开发区,即传说中西伯(周文王)戡黎时驻军当地,夜观天象,演绎《周易》的地方,现已发现有商周时甲骨卜辞。周公旦从洛阳东征时可能到达此地,领悟周易精奥。此说亦可作为连雅堂先生手撰《台南连氏家乘》一文中“系出连山氏,望出上党”的一种解读,即台南连氏属于姬姓周公旦之后,是上党连氏后裔。

辞文中的最后两句,较好理解。“鲁郡浮祯”即鲁郡发祥。“浮”可作“发”、“现”来解;“祯”、“祥”为同义词,“鲁郡浮祯”即“发祥于鲁郡”;“连休荐祉”,即从连休开始,被“胙土命氏”享有食邑,正式祭祀连氏的宗社祖庙。连休可视作连氏开宗立社之祖。如果笔者对上述碑文释读无误的话,那么“通三命氏”当是姬姓连氏的“得姓受氏”的起源;“连休荐祉”当是第一个姬姓连氏创立连氏宗庙社稷,开宗立派的连氏先祖。

三、季连受氏传闻久 荆楚连氏有源头

中华连氏的第三个源头,出自芈姓,为上古陆终氏第六子季连之后。《姓氏考略》云:“连氏出自陆终第三子惠连之后。”并注云:“楚连尹、连敖皆官,连姓必有以官为氏者。’’然而《世本》宋衷注曰:“惠连是为参胡。”“斟姓,无后。”

《史记·楚世家》也明文记述:陆终第六子“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也就是说楚国之连尹、连敖皆季连之后,而非惠连之后,楚国连氏应以季连为始祖,“惠连”当为季连之误。台湾郑喜夫先生对此有专文考证。

关于陆终、季连的历史渊源,史籍多有记载,以《史记·楚世家》、《路史·后纪》的记述较为系统、明晰:“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子,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即惠连),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为熊氏之祖。周成王时,季连后裔熊绎受封于楚,封以子男之爵,姓芈氏。传至十七世楚武王熊通时,先后吞灭了荆楚之地的众多小国,国力强盛,宗支庞大。其公室宗支有“成、启、斗、囊、贲、善、禄、逯、县、逮、审、侧、庇、次、连、英……”“凡七十二氏”。另有复姓八十二氏:“……斗文、斗班、斗比……若敖、叔敖、堵敖……辛廖、接舆、季连……。”随着国力的强盛,疆域的扩大,楚国的政权机构和官僚体制也日臻完善,在楚王之下,设有令尹(相当于相国)执掌朝政,若敖主管军事,下设“兰、厩、箴、乐、竽、陵、权、莠、清、郊、工、连、嚣十三尹”。其中连尹襄老即是主管弓箭、射击的长官,后死于晋楚邲之战中,《史记·楚世家》中载有其事。之后,楚国又将连尹、若敖二职,并为“连敖”,主其事者,即以“连敖”为氏。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项羽拥立楚怀王之孙心为义帝,义帝即为连敖氏后裔。

这样,由季连之后所建之楚国,就有了公族连氏、复姓季连氏、连尹连氏、连敖连氏四支连氏,成为中华连氏发祥的一个重要源头,是中华连氏的一大分支。如广东省汕尾市东冲镇龙溪乡大园村的族谱就称:“溯吾连氏,由来已久,始于夏朝……太始祖陆终氏生六子……(第)六子即连氏始祖季连公。季连公(后裔)于春秋时曾为楚国连伊,遂以官名中‘连’字为姓。”江西石城珠坑乡珠坑村湾里的连氏族谱,也有相似记载。在今湖北、湖南、四川、江浙连姓谱牒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为楚国连氏后裔。

四、胡汉交融促进化 连氏注入新血液

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元一体化的多民族大家庭,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4%,其他55个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少不等,相差很大。各兄弟民族在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发生经济上的联系和文化上的交流,不同的政治体制彼此影响,繁多的姓氏、宗族相互交融、变异。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姓氏制度完备的约有40个民族,有名无姓的约十几个。少数民族所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虽然仅6%左右,但拥有的姓氏却十分繁多,在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的12000多个姓氏中,约有2000个来自少数民族,占中华姓氏的六分之一。民族交融、“胡姓汉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形成的必然因素和历史规律,是中华姓氏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华姓氏兼容并包,多元一体化的精髓所在。

中华连氏作为有数千年发展历史的大姓之一,也同样经历了民族交融,“胡姓汉化”、复姓变单,以及附姓、改姓等一般姓氏的发展规律,也不同程度地吸纳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成分。

据《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所记:汉安帝“元初四年(117),辽西鲜卑连休(与上党连休同名)等遂烧(扶黎营)寨门,寇百姓。乌桓大人族居秩与连休有宿怨,共郡兵奔击,大破之。”

公元386年,鲜卑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渐次统一了北方地区。传到孝文帝拓跋宏时,因受汉文化影响,大力推行汉化政策,首先将都城由鲜卑族聚居的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汉文化发达的洛阳,同时废胡服,禁胡语,鼓励鲜卑人与汉族通婚。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孝文帝颁发《姓族令》,下令各部落的鲜卑复姓改为音、义相近的汉字单姓。并从鲜卑“十大国姓”开始推行。首先是皇族拓跋氏改为元姓,皇室宗支近族及贵族九姓也率先汉化。鲜卑族中之“是连氏、大连氏,随魏南迁,居于中原,太和中改为连氏。”鲜卑族144个姓氏,除少数保留复姓外,基本上都改为汉姓,并收入后世流传盛广的《百家姓》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华姓氏。

另据《广韵》、《姓觹》等姓氏书所载,由少数民族改为汉姓的连氏,有“复姓六氏”:西秦出连乞部,南方宥连氏、是连氏、费连氏、纂连氏、赫连氏。

其中赫连氏、大连氏为中国西北部古老部族——高车十二姓支脉。据《路史·后纪四》所载,高车族与鲜卑族同为炎帝后裔,高车族初号狄历,为赤狄馀脉,迁至西北后名铁勒,亦作敕勒、赤勒、铁弗。汉时称“丁零”,隋、唐时统称突厥。北魏太武帝时,曾徙铁勒部数十万人于漠南。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该部随之南迁者甚众,其中大连氏定居中原(今河南省),赫连氏则多集中于山西上党地区。故尔在唐初《贞观氏族志》中,赫连氏被列为上党郡五大望族(包、鲍、连、赫连、樊)之一,紧排在连氏之后,位居第四。经唐末五代、宋元明清的朝代更替和长期的汉文化薰陶,上党地区的赫连氏大都改为汉姓连氏。

赫连氏改为连氏的这一历史性变化,在晋城市、长治市(即古上党地区)的人口、姓氏统计中,也可得到印证。1991年山西省统计局依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整理编撰了《山西人口姓氏大全》一书(主编秦耀普),对山西省各地市、县的人口姓氏进行了详细统计,其中长治市共有姓氏1029个,其中连姓人口12597人,位居第17位:晋城市共有姓氏783个,连姓有2513人,列第99位。同时还列出两市历代留传的尉迟、上官、令狐、欧阳、呼延等15个复姓,但“赫连氏”,不在其中。也就是说,昔日上党地区的五大姓之一的赫连氏“消失”得无影无踪,连一个赫连氏后裔也没有。如果说,某一姓氏在某一村落或一小块地区整体消失或迁徙,也许不难理解,但如果在几十个县、市中,同时全部消失,必然会有特定的历史原因。而合理的解释就是:上党地区的赫连氏已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全部或大部改为单姓连氏,融入了连氏系列。从而印证了赫连氏改为连氏的这一记载。

此后,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民族交融和移民迁徙,中华连氏的族源也有所增加。在明、清两代的“改土归流”中,也有一批少数民族加入了连氏姓系。

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袁义达、杜若甫二位先生依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编撰的《中华姓氏大词典》和窦学田编撰的《中华古今姓氏大词典》所载,当今中华连氏,除汉族之外,尚有满、蒙、苗、壮、傈僳、土家族及台湾土著等少数民族连氏。由此可见,当今中华连氏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多源姓氏。

综上所述,中华连氏既是一个“姓源古老,多源异派”的姓族体系,又是一个“百川汇海,多元一体”的历史结晶。它纵贯了五千年华夏文明,融汇了多民族的文化元素,堪称五千年文明进化的轨迹,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

(本文系作者在欢迎连战先生回上党祭祖的专题论著——《中华连氏》节录)


类别:溯源追迹 |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725) |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