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用电器 > 厨房电器 > 红色常山庄 英雄马牧池

红色常山庄 英雄马牧池

luyued 发布于 2011-04-23 00:04   浏览 N 次  

红色常山庄 英雄马牧池

沂蒙母亲王换于铜像

常山庄胡同

常山庄在马牧池的怀抱里,马牧池在沂南县的怀抱里。

从沂南县城驱车西行三十多里,到达具有远古历史遗存的东柳沟后,沿着一条窄窄的小溪往北走四五里,便来到了古朴而原始的沂蒙村落——常山庄。

轻松漫步常山庄,随便走进一条胡同,随意走进一个院落,你都会被这里的原始古朴所震撼,你都会被这里保存下来的原汁原味的过去生活场景所倾倒,你也会被这里原生态的农村生活情景所震惊。那种浓的化不开的半自然原始氛围,让你一下子回到上世纪初的那个特殊年代。这里仍保留着上世纪初的历史风貌:房屋、街道、院落、生活方式、民俗情态一如既往。一条条用碎石铺成的崎岖的石板巷顺山而下,狭窄的胡同,弯弯曲曲,坑坑洼洼,幽深静谧。小巷两旁是石头砌成的老屋,深深浅浅的灰色诉说着这个沂蒙古村落百年的沧桑。古老的槐树、苍劲的柿子树、破旧的茅草屋、石砌的四合院、吱吱作响的小推车、石碾,无不在诉说着这个世外桃源般的景象。

这就是马牧池的常山庄,这就是沂蒙山区的常山庄。

常山庄留下的不是简单的房屋,不是简单的胡同,而是凝重的沂蒙历史,是厚重的沂蒙文化,是一种纯粹的沂蒙精神符号。了解沂蒙的过去,你不能抛开常山庄;探究沂蒙的历史,你不能忽视常山庄;诠释沂蒙精神,你不能忽略常山庄。

然而,常山村能震撼人们心灵的绝对不是这原生态的古村落风貌。常山村的老石屋曾经历过炮火纷飞的年代,见证过沂蒙人民英勇支前的历史。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饱含着沂蒙人无私的奉献精神;这里的石屋、石碾,都是一部“活历史”,诉说着过去的激烈和辉煌。石屋,石墙就是常山庄过去最好的屏障,也是最好的武器。一个个院落,全是用石头磊成。门口是石头的,院墙是石头的。屋是石头的,从下到上到顶全是用细小的石头堆起来的,所以说常山庄最特别。各家各户的几乎每一样东西都和石头有关,连屋主人都是石头的。常山庄的人有着石头的性格,有着石头的精神,有着石头的特质。常山庄人的性格比石头还坚硬,比石头还刚强。常山庄人啊,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一条条狭窄的胡同就是最好的战场,在胡同里同敌人周旋,在胡同里和敌人斗智斗勇。鬼子进了常山庄就如同进了迷魂阵。也许正是如此吧,精明的日本鬼子竟然被常山庄人吓怕了,因为常山庄人比鬼子还鬼,还硬,像石头一样咧!常山庄的每一块石头似乎都是一种信念,都是一种梦想。

常山庄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这个处处保持着战争年代历史风貌的小山村只不过是八百里沂蒙山区的一个代表,只不过是马牧池的一个代表。常山村只是马牧池的一个缩影,马牧池只不过是沂蒙山区的缩影。

马牧池啊,英雄的马牧池,就是特别。这里有山东第一个战时邮政局,第一个战时托儿所,这里有火线桥、北海银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洒满了烈士的鲜血,这里的每一个村庄都是抗日的堡垒。这里处处有红色文化,境内6平方公里范围内竟然有23处著名红色革命遗址。横河、东辛庄、常山庄、野猪旺、双泉峪子等等,马牧池的每一个村庄都有惊心动魄的故事,都有珍贵的红色遗迹。沂蒙母亲王换于、明德英,就是在马牧池这块地上成长起来的。马牧池的每一个老少爷们,都会讲革命的故事,马牧池就是活的沂蒙斗争史。

红色的常山庄,只不过是英雄马牧池的心脏。准确地说,应该是山东革命的心脏,沂蒙山根据地的中心。抗日战争时期徐向前、罗荣桓、谷牧、胡奇才等几十位将帅在这里和马牧池人民工作过、战斗过、生活过。

常山庄能够留下来,不是常山庄人不开窍,不想发展,而是常山庄人有着另类思维。常山庄人喜欢这种古朴,喜欢这份淳朴,喜欢这种安静,喜欢这样的肃静,喜欢这种氛围。常山庄人念旧、怀旧,常山庄人想保留的是那种革命的精神,那种濒临逝去的沂蒙文化。常山庄人就是这种品格,就是这种追求。

常山庄人带着一种责任,一种历史感来保存这些比生命都珍贵的东西。她们舍不得抛弃,舍不得兑换,她们觉得这才是根,这才是最宝贵的。常山庄人留给我们的是历史的凝重,是革命的情怀,是特殊的精神。常山庄人是有眼光的,是聪明的,是懂得历史的。

知道保存自己历史的人,才是了不起的人。

走进常山庄,真切地感受那种革命历史的沧桑,感受沂蒙人民的淳朴和善良,感受沂蒙人们的智慧和力量。老屋留下的历史印迹会让人真切感受到已经逝去的历史。独轮车、石磨、石碾留下的是一段逼真的军民鱼水情。古朴的村落、幽深的胡同、光滑的石板桥以破败的老石屋、茅草屋等,不是一种简单的存在,而是一个文化的生长。

400多户村民,1300多口群众倾心经营的这个古老偏僻的小山村成了沂蒙山形象的代表,成了人们向往的红色圣地,成了沂蒙人的精神图腾。常山庄正在成为沂蒙山区一个精神之城,灵魂之都。

多少年来,常山庄静静地躺在山崮的怀抱里,没人来触摸,没人去惊动,没人去叫醒。这个往日在群山环抱之中显得宁静而恬适的常山庄,如今火了,也活了。有审美眼光的导演看重了常山庄,有思想的专家看重了常山庄,有灵魂的哲学家看重了常山庄。这个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偏僻山村,终于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走进了现代生活,天天前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如潮如海。

常山庄往日的宁静被打破了,常山庄繁忙了起来。英雄的常山庄,仿佛又回到了昨天。

一部部电影,一部部电视剧,都在常山庄拍摄。一个个场景被恢复,一个个基地被建成。如今常山庄的每一块石头都是金子,每一棵大树都是道具,每一个茅舍都是场景。常山庄遍地是资源,处处都是景点。这个“沂蒙古村落”现在正成为红色影视拍摄和红色旅游的首选地,成为现代人朝拜的麦加。

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庄,差点被人遗忘的角落如今每天都在上演着精彩的传奇。

常山庄似乎又找到了往日的尊严。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