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用电器 > 厨房电器 > [转载]小课题论文:思品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

[转载]小课题论文:思品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

luyued 发布于 2011-07-02 20:25   浏览 N 次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健康的新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

  1948年,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以及在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的状态”。姚本先、伍新春两位先生以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来考虑:“1、智力正常;2、情绪适中;3、意志健全;4、人格同一完整;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生活平衡积极;8、社会适应良好;9、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目标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进步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搞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

  三、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很多专家、学者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初中有4、5%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题目,20、5%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题目。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题目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性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有35%的人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题目。”他们以为,当代中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不良心理状态,主要有:1、自卑心理;2、抑郁心理;3、闭锁心理;4、焦虑异常心理;5、恐惧心理;6、易怒;7、逆反心理;8、猜疑、嫉妒心理;9、厌学心理。

  (二)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我运用SCL―90自丈量表在七年级一班和二班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调查时间:2010年4月20日

  调查对象:七、一班共61人,发调查表30份,收回30份;七、二班63人,发调查表30份,收回28份,1份只填了一半,作废。

  调查方法:随机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调查过程说明:在该班随机发调查表,学生自己进行检测。由于初一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不高,而且作为调查人的我没有对学生作必要的指导和说明,学生会将偶然的心理、身体不适当做是严重题目,不能以“长期、稳定”的特点作为结论,因而调查结果不具有科学性,只能作为“我”一个人的参考。

  调查结果:

  1、总均分――133、5分

  七一班:137、3分,最高分222分,最低分93分

  七二班:129、3分,最高分206分,最低分94分

  2、因分子:(以七一班计算,30人)项目人数总和表现项个数每项人数总分人均因子分比率躯体化86127、118615、523、7%强迫症状1611016、139239、253、67%人际关系敏感93910、323325、934%抑郁1641312、640531、142%焦虑97109、723423、432、3%敌对69611、518330、538、3%恐怖6579、317124、431%偏执62610、314624、334、3%精神病性100101024324、333、3%其他6979、8617124、432、87%备注:

  人数总和:将每项的人数相加

  每项人数:总人数除以该项的个数

  总分:将每项的总分相加

  人均因子分:总分除以该项个数

  比率:每项人数除以30

  结论:1、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特别在强迫症状、抑郁、敌对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其次是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近三分之一的人有心理异常现象。

  2、假如用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纠葛标准来评价,那么,在“情绪适中”“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平衡积极”、“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五个方面,学生题目较大。

  3、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四、造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题目的原因

  自身原因:自身因素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中学阶段是个体发育的壮盛时期及性成熟时期。生理上的成熟使中学生在心理上产天生人感,他们希看能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利,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看变换社会角色。然而,由于他们的心理水平有限,有很多期看不能实现,自己又无法自我调节,从而产生挫折感。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中学生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并出现一些心理及行为题目。

  家庭原因: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学生健全心理的基础。不良家庭环境因素轻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浪漫、和谐愉快的心灵港湾。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健康活泼,富有朝气和进取精神,但这样的家庭只占了极少数。更多的是独裁式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如若孩子达不到父母的期看,轻者怒骂重者殴打,易造成孩子孤僻、跋扈和反社会的性格。在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单亲家庭在不断增加,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孩子带来诸多的心理伤害。诸如被抛弃感、愤怒感、敌视感,更多的是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消极厌世等。在农村,90%以上的孩子的父母都到外地打工挣钱,家里只留下爷爷奶奶和孙子,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是零,有的只是宠溺和娇惯,他们以为,只要满足孩子对钱的需求,就是对孩子好。结果,造成孩子的自私、骄横,没有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行为习惯差,好吃懒做,甚至偷盗、勒索,成为校园暴力的源头。

  学校原因: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结构、指导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假如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社会原因: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上网,网络暴力、黄毒严重毒害着学生的心灵,再加上生活紧张,就业压力加大,各种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五、思品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在保证学生智育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这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智育的基础,智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主要体现在课堂的学科教学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思品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重要载体,思品课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渠道。如教科版七年级思品下册,共五个单元,分别是“共同的责任”、“情感世界”、“无序与有序”、“我们的权益”、“走进社区”,其中尽大多数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无法替换的作用。

  六、思品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在思品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途径是讲授、练习和陶冶。

  1、榜样的气力是无穷的。教师要有健康的心态、良好的素质,以自己高尚的品行和渊博的学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2、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封闭,减轻学生的逆反心理。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思品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这需要教师以情感沟通为桥梁,以真诚、尊重、理解的态度与学生交往,以一颗真诚之心、博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起同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同等之爱,感受到世间的温情和美好,从而树立起积极平衡的生活态度。

  4、灵活有效、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肯定自我的舞台,多肯定、表扬,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课内活动、课外实践……鼓励学生树立信心。

  5、运用恰当的方式,结合课堂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⑴运用期看理论,让学生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从而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方向,克服自卑,积极进取。⑵利用身体语言沟通:如鼓掌、竖起大拇指、关注信任的目光、亲切的微笑、拍拍肩头等,使学生感受到肯定、鼓励。⑶利用空间间隔的缩短。教师走下讲台,深进学生,参与学生讨论,低下头来,让学生感受到同等、轻松,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思品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

  1、通过剖析课文主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多彩情绪”,通过分析“多彩”,学生很自然明白,情绪是多种多样的,再让学生列举各种情绪,并分析影响,水到渠成的使学生明白,情绪有正常与非正常之分,积极与消极之别,我们应培养积极的情绪,控制消极的情绪。

  2、通过知识点或事例分析来揭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教科版九年级思品中一个知识点“同等不即是均匀”,通过分析,教会学生公正、客观、理智、宽容的理解生活现象。

  3、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分析、指正,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九年级思品一个选项:“有了远大的民族理想,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很多学生甚至是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以为是对的。于是我加以引导:光有理想,不付诸行动,理想就能变成现实吗?天天希看中国强大,而人人都只图享受,不努力工作和学习,中国就能强大吗?从而让学生明白,实现理想的途径是艰苦奋斗,理想实现的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

  4、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治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习“同等的真谛”一节时,有学生在下边旁若无人的说笑,于是我结合“每个人都有获得他人尊重的权利”,顺势引导:尊重的获得,不仅靠法律维护,更要靠我们大家的自觉努力。尊重是相互的,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你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你自己;尊重别人,就要尊重别人的劳动,作为一个学生,能够认真听讲,按时按质完成作业,就是对老师的尊重。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你更要尊重你自己。你都不尊重你自己,别人又怎么会尊重你呢?作为一个学生,对自己最最少的尊重,就是上课认真听讲,不妨碍他人学习。同学们,你们以为对吗?大家都说“对”,而且都看着那个违纪的学生。那个学生低下了头,一节课再也没有说笑了。

  5、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活动”“体验”“分享”等。七年级思品下册第十二课“我们生活的地方”,可以结合“关注社区”一节,让学生对我们居住的社区环境进行考察,并提出整改意见,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履行义务、关注社区、服务社区、关爱我们的地球等优良心理品质。

  6、通过课文中的分享、体验、反思、思考、交流、探究、讨论等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实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七、思品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诚信教育。利用三鹿奶粉事件中的有关责任人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引导学生以老实取信为荣,自觉杜尽舞弊行为,为人真诚取信。

  2、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懂得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从而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矛盾。

  3、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和心态,消除过激行为,学会理智,懂得换个角度看题目,积极向上,乐观进取。

  4、珍惜父母的血汗钱,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勤劳节俭,理智消费。

  5、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形成知识改变命运的共叫,反对读书无用论。

  6、爱心教育,懂得回报社会、奉献社会人人有责;懂得爱心无价,不分高低贵贱,不以金钱的多寡论英雄;知道爱是付出,也是分享,孝敬父母是最基本的爱。

  7、前途理想教育。

  8、爱情观教育。

  9、顽强的意志品质教育,挫折教育,承压教育。

  10、关注环境,热爱地球,树立生态文明观。

  11、学会求救和自救,运用正确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

  1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教育。

  13、遵守秩序,学会自律,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14、生命教育。

  15、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的教育。

  16、人际关系教育。

  17、劳动态度教育。懂得劳动是最快乐最高尚的事,不劳动者不得食。

  18、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19、自我熟悉、自我意识教育。

  20、择业教育等。

  八、思品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应突出教育工作的主动性、超前性,它是在学生出现题目前进行预防性教育,应是长期性的,甚至是终生性的,它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是某一个人。教师在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本身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只能协助学生解决题目,而不能代替学生解决题目。因而从效果对比上看,在SCL-90自丈量表的统计上,六月份的总均分比四月份高了,四月份总均分133、5分,六月份137、07分。有个别学生分数进步较多,导致总均分升高。七一班有一个学生的总均分高达276分,使全班的总均分高了4分多,还有一个218分、三个190多分的。但总体上看,学生的笑声多了,班风好了,学习的积极性进步了,懂得尊重他人、尊重老师,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了,打饭插队的少了,基本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观已经形成了。当然,个别学生的情况也说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靠某一科教师、某一个教师就能办到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全体教师立足于学生,立足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强教育的协力,留意在学科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就一定能进步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发展和完善,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步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终极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九、参考文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姚本先、伍新春)、博友liuyuxiu的博文《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措施》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