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用电器 > 吸尘器 > 沸腾岁月里的GO-GO基金

沸腾岁月里的GO-GO基金

luyued 发布于 2011-02-02 23:22   浏览 N 次  

1969年出版的《美国传统英语词典》里,“go-go”意思为快而活泼地、自由地。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这个短语在美国获得了另外一种含义,“go-go”特指某种共同基金,这类基金换手率非常高,经常迅速买进卖出大宗股票,赚取快速利润。

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股市被称为“沸腾的岁月(go-go years)”,其鲜明特征是名称后缀有“trons”的公司股价的飞升,甚至有公司的市盈率高达1000倍,投资者对于高增长股票及并购概念的热情几近沸腾。在此期间,一些共同基金采取高换手率的做法,迅速地追逐那些具有最新、最炫概念的公司,这些基金被称为go-go基金。

华尔街早期最为著名的“go-go”基金经理是一个华裔年轻人——小杰拉尔德o蔡(Gerald Tsai, Jr)。来自于上海的蔡拥有典型的东方面孔,进入富达时仅有24岁,5年后,富达创始人约翰逊同意了他的要求,开设了富达历史上第一只公开投机的公众增长基金——富达资本基金(Fidelity Capital Fund)。

一开始,蔡的投资风格被认为是完全的赌徒行为,他将资金以非常高的持股集中度投资于宝丽来、施乐、IBM等热门概念股。基金投资组合年换手率通常超过100%,这在当时以“买入并持有”为主要投资风格的机构投资者中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在上世纪60年代早期的电子狂潮中,富达资本基金的业绩也是史无前例的,1962年5月,刚刚经历抛售狂潮的富达资本基金遭遇了重大挫折,但仅仅在3个月后,蔡就实现了基金资产价值68%的增长率。在接下来的3年里,美国股市进入第三次并购浪潮,蔡的“go-go”基金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发展期,到了1965年,蔡离开富达时,富达资本基金年度增长率达到50%,换手率高达120%,而同期市场基准收益率仅为15%。

蔡和他的富达资本基金所创造的这种投资方式,颠覆了原有的“价值投资”理念,在上世纪60年代成为了绝对的主流,统计显示,整个60年代,“go-go”基金的持有人超过300万,资产达到350亿美元。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弗莱德”管理的三只“go-go”基金都曾经创造过年度70%~80%的收益率,以至于 “你喜欢哪个弗莱德?”成为了社交界最为流行的话题。

不过,在随之而来的1969年大熊市中,概念股成了重灾区,富达资本基金和三个“弗莱德”都相继走上了清盘的道路。整个上世纪60年代,公众对概念崇拜的理念经过了近十年的洗礼之后,又回归到周期循环的起点,崇尚绩优成长股。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